蚌埠,地处淮河中游,古乃采珠之地,誉称“珠城”。现辖怀远、五河、固镇三县,龙子湖、蚌山、禹会、淮上四个行政区,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。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,年末常住人口341.2万人,年末户籍人口386.3万人,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43.14万人,城镇化率58.6%;市区面积约960平方公里,市区建成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。 蚌埠是安徽省委、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,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、全国百个宜居城市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、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。 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,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,被确认为我国文... 【详细】
史前时期,今蚌埠(含市区及所辖怀远、五河、固镇三县,下同)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。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,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,并生启(公元前21世纪,启建立夏朝,为华夏第一代帝王)。 春秋战国时期,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、鲁、宋、吴、越、楚等国邑地。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,今淮河南岸怀远、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、钟离等县分领;今淮河北岸怀远、蚌埠、固镇、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、徐等县分领。 至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,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,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、固镇县一部,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;南宋咸淳七年(1271年)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。南宋、金对峙时期,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、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,后为宿州、灵璧、荆山、五河等县分领。 元至元二十八年... 【详细】
蚌埠市(含辖县)位于安徽省北部,北纬32°43′至33°30′,东经116°45′至118°04′,北与濉溪县、宿州市、灵璧县、泗县接壤,南与淮南市、凤阳县相连,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,西与蒙城县、凤台县搭界。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,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,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。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°01′至32°49′,东经117°31′至117°11′,北部与固镇县、五河县交界,东部与凤阳县毗邻,南部与凤阳县接壤,西部与怀远县相连。 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0.72平方公里。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,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,东西长135公里;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,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,南北宽86.5公里。市区总面积969.39平方公里。 【详细】
初步核算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(GDP)[2]2057.17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1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234.32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845.87亿元,增长3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976.98亿元,增长7.2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.9:42.5:46.6调整为11.4:41.1:47.5。人均GDP 60469元(折合8766美元),比上年增加4136元。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.2%,涨幅与上年持平;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.3%。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.15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1.12万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.87万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.3%,比上年下降0.88个百分点。 【详细】
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全年送戏下乡4027场,完成公益电影有效放映12639场。全市建成19个共享书屋和21个共享阅读点;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文艺汇演290余场;开展“温馨蚌埠•欢乐珠城”系列群众文化展演;开展全市广场舞展演,2支广场舞代表队入围全省广场舞展演并获奖。加快赞助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开通免费无线上网服务,全市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公共文化场馆无线网覆盖率达100%。中国(蚌埠)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推出“艺术家走基层”“精品节目展演”等7个板块的活动。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415个,其中医院88个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79个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,其他卫生机构4个。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1346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7818人,注册护士10311人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.26万张,其... 【详细】
- GDP
- 工业
- 消费
- 农业
- 自然资源
- 人口
- 统计周期:
- 至
- 统计周期:
- 至
- 统计周期:
- 至
- 统计周期:
- 至
- 统计周期:
- 至
- 统计周期:
- 至